探究聊斋文化

感悟俚曲之美

 

聊斋俚曲,流行于山东省淄博市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聊斋俚曲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也有人称“蒲松龄俚曲”。它用明清俗曲作曲牌,以白话方言为载体,用曲牌联套为结构形式,以唱白相间、散韵交织作文体,编织成了包含小曲、说唱、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艺术综合体。

 


历史渊源

淄川是明清俗曲重要流布地区之一。蒲松龄坐馆三十余年的西铺毕家是豪门贵族,一直就有编写演唱俚曲的传统,这给蒲松龄编写俚曲故事准备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蒲松龄集一生之阅历,汇明清俗曲之精华,取诸宫调、南北曲的曲牌联套成曲,于完成了15部俚曲的创作。

从写作时间看,除较短的几种写于作者中年外,其余多作于暮年。从写作动机看,作者是为参破村庸之迷,而大醒市媪之梦,用以劝善惩恶,移风易俗。大多数作品写于西铺的直接动因,是为取悦于毕际有的孀妻王老夫人(王渔洋的从姑母)。

从写作形式看,聊斋俚曲经历了一个从短篇到长篇的发展过程,更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的琴书说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戏演变进程,如最后完成的《禳妒咒》《磨难曲》与《墙头记》。作者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进而转化为与大众同悲同喜的境界。

 

 


 

 

基本特征

01语言

聊斋俚曲摒弃文言,选取以普通白话为主体,杂以淄川方言、俚语、民间成语、歇后语、典故新用的语言,力图接地气唱民声,为当地民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语言风格也以明白晓畅、幽默诙谐、尖刻辛辣、寓庄于谐、让人喜闻乐见为标尺。

 


 

02声腔体系

聊斋俚曲的音乐声腔体系以具有“全国一致性”的明清俗曲为主体,结合具有山东淄川一带特点的民歌,以及具有方言字音特点的民歌唱法,构成了俚曲的基本腔系,另外还吸收了南北曲、昆曲、梆子、弋阳高腔以及江南小曲、船歌、陕西西调、东北的满调等为辅助的多种有代表性的声腔,构成了它的综合性的声腔体系。这个声腔体系既古老传统又新鲜时兴;既有全国一致性又有地方特殊性;既单一简易又多元丰满;既可单曲叠唱又可联套成章;可歌可吟可怒可赞。

 

 


 

03内容形式

1)俚曲所表现的内容,大部分是写农家百姓日常生活,而且是人们所关心的生活热点问题,所以它贴近时代又切入生活,为平民百姓所关心所理解。即使是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爱情故事、传奇轶闻等,也大都是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

2)用于演唱的曲牌是风靡当时社会的时调俗曲。本来这种形式活泼的有说有唱就足以吸引人了。这些时调俗曲又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俚曲一改过去用南北曲作剧的传统而以时调俗曲入戏,使人们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为人们喜闻乐见,成了广泛传唱于街衢里巷的传世之作。

3)通俗性即是俚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它在总体上的特点。其通俗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生活化;二是语言的大众化;三是声腔的世俗化。

 

传承价值

聊斋俚曲生动地反映了封建时代晚期的人民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当代社会中传唱流传,成为山东地区一种独树一帜的群众性艺术形式。聊斋俚曲以独特的魅力影响了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单以戏曲为例,俚曲故事改编剧本的就有五音戏、柳子戏、川剧、京剧、秦腔、河北梆子等。

 

 

 

乐道拾遗,匠心筑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长河洗涤

继而积淀流传下来

我们也应该为非遗注入青春力量

接好传承接力棒

寻一方珍宝

留下美好记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