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

山东省淄博市作为申报地区,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溯源
 

 

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约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首先出土,四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石球最早是狩猎工具,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及镂空的陶球。蹴鞠传说为黄帝所作:“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明《太平清话》也记载:“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是说蹴鞠始于黄帝,开始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战国帛书有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的记载。

 

 


发展历程
 


蹴鞠运动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提倡是分不开的。

唐宋皇帝大多都重视蹴鞠运动,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手段,遇到比赛时都亲临观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相沿成风,广泛开展,这是唐宋时期蹴鞠运动兴盛的重要因素。

元朝是由生活在马背上的蒙古族建立的,出于生存习惯和民族隔阂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对汉民族的游戏类型和体育项目不适应,更不提倡。蹴鞠运动不得不从官办转移到民间,逐渐成为民间的纯娱乐性文化活动。朱元璋称帝以后,严禁军人蹴鞠,并下旨“蹴鞠者卸脚”,但由于蹴鞠运动本身的魅力所在,蹴鞠在民间依然盛行。

清朝入关后,喜欢射猎的满族统治者,对汉民族的蹴鞠也实行了禁止政策。顺治皇帝曾口谕禁止踢球,对蹴鞠要“即行严禁”。后来,乾隆皇帝干脆明令禁止蹴鞠活动,民间的蹴鞠运动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运动形式
 

蹴鞠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白打三种形式。

直接对抗 

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鞠城为球场,周围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12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


间接对抗

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


白 打

白打则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在踢蹴鞠的过程中,彼此间虽然有竞争,但更多的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蹴鞠的玩法多样,趣味性很高。在古代,人们通过踢蹴鞠锻炼身体和增进感情,在比赛中收获快乐和喜悦。

 

 


传承意义
 

流行了数千年的蹴鞠的兴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新陈代谢的历史规律。跨越时间上的历史距离,消亡的古代蹴鞠又在兴盛的现代足球中获得新生。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向世界正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被正式确认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布拉特再次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是足球的故乡,不仅是你们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是所有喜欢足球、喜欢世界杯的人的自豪

2006年4月,作为德国世界杯的一部分,德国汉堡足球博物馆正式开馆,向观众展示丰富的足球历史文化,包括作为足球起源地的灿烂的中国蹴鞠文化。



END